
作者|宁镜诚
11月7日,高市早苗发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错误论调后怎么也不会想到,至今过去将近半个月时间,她的妄言造成的中日关系紧张状态还未消除。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但是高市早苗作为安倍晋三的“弟子”,冲破了往届政府延续的“模糊政策”发言,想要高调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予以谴责。 不仅如此,中国除了宣布黄海实弹射击、巡航钓鱼岛外,还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建议中国公民近期不要赴日本旅游,因为日本对华态度确实不友好。 令人警惕的是,时至今日,高市早苗仍拒绝为自己的发言道歉。
虽然有日本政客下场批评高市早苗讲话欠考虑,但多是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出发,很少触及最核心的本质:台湾问题压根和日本没有关系,这属于中国内政,轮不到日本说三道四。 即便高市早苗派出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金井正彰紧急访华,但收效甚微。 金井正彰只是苍白地解释:高市早苗的言论并未改变日本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内作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立场。 可是,其落脚点更多放在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发言上,殊不知,没有高市早苗的大放厥词,薛剑又怎会气愤回怼? 最终,金井正彰无功而返。 可即便如此,高市早苗政府内阁成员、日本经济安保大臣小野田纪美亲自下场为高市早苗站台,她说:中国有不满就会经济制裁,日本应寻求应对之策。 一、
小野田纪美认为,因为高市早苗带来的日本经济受损可以被看作是“危机下的转机”,如果日本对中国的经济过于依赖,不仅会造成供应链风险,对于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同样会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日本经济遭受波及,日本目前更应该考虑如何降低这种被动的风险,让日本国内经济良性运行。 小野田纪美的关注点压根不在高市早苗的错误论调,而是希望逐渐与“中国经济脱钩”,摆脱中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这样一来,日本就不用担惊受怕经济会受到拖累。
即便高市早苗涉台问题的谬论实际上从根本损害了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但日本仍不以为然。 日本思考的角度是,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那样就不用顾虑太多。 这种掩耳盗铃的思考方式,让人哑然。 当然,小野田纪美,包括高市早苗之所以表现出“底气很足”的原因就是日本民众的反馈。
根据日本共同社在11月15至16日展开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数据显示:有48.8%赞成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表态。 这一数据接近半数。 除此之外,还有60.4%的受访者支持高市早苗提高军费的政策,对于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甚至来到69.9%,不降反升。 这是一个需要警惕和反思的数据。 二、
高市早苗之所以有底气硬抗,就是因为背后有日本民众的支持,这说明日本对台湾问题存在错误认知,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认知。 曾对台湾有过半个世纪殖民的日本对台湾有着复杂的认知,但是台湾属于中国,这个常识需要向他们普及。 其实早在10月21日的民调显示,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就已经来到64.4%,其中当然包含日本民众对这个新任女首相的新鲜感以及希望她做出成绩的期盼。 可是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谬论不但招致中国的强烈反感,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的涉台言论非常危险,日本应深刻反省历史、汲取二战教训。”
很明显,日本战败后从未进行过深刻反思。 从一些日本网友的论调来看,更多的是不甘。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要谨防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抬头。 除了上述这些,日本还对国内企业和相关旅游产业进行了调查,日本企业对中日关系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波动并不在意,或者说他们认为“中国的抵制对日本经济影响不大”。 多数日本企业认为只有熬过这一阵,就会恢复往昔的繁荣状态。 在福冈经营服饰兼咖啡厅加野而青堂的老板加野敬子表示:“自己会保持冷静,按照原有的步调工作。” 日式点心铺“白梅堂”老板桥本芳典则表示:“高市首相很努力了!力挺高市政府立场。” 日本民众也在采访时透露出要多消费,支持日本企业的想法。 三、 笔者写到这里,没有愤怒,没有悲哀,只有强烈的动力。 可以说,日本在二战结束后从未真正反思自己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即便是现在,也是各种推脱,发展军事力量,希望摆脱美国控制,继续塑造其亚洲影响力。 中国有日本这样的邻居是好事也是坏事。
我们先说糟糕的一面,中国要是保持强盛,日本就会“低调隐身”,像唐朝时期一样,向我们学习;但是一旦衰弱,日本就会亮出獠牙,想要咬我们一口。 积极的方面在于,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邻居,提醒我们必须铆足劲发展自己,保持强大,只有自身有实力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发布没几天,一位日本网友大放厥词说:“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发言如果放到19世纪,足以引发战争。” 时至今日,他们还是以一种所谓的“强者姿态”去看待中国,这种没来由的自负让人很不痛快,但是也让国人警醒。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屈辱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抵御外敌,才能不被欺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共勉。 ——
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