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瞬间点燃了整个东亚的紧张空气。
高市早苗似乎对自己的言论引发的后果早有预判,甚至带有一丝期待。

在G20峰会后,面对媒体,她摆出强硬姿态,宣称“不会因为中国压力改变立场”,并放话要对中方的反制实施“报复”。
话音未落,她的“最大帮手”——美国,便迅速到位。
美国国务院公开发声,重申对日本的防卫承诺“坚定不移”,并且罕见地明确指出,这一承诺覆盖了钓鱼岛。

表面上看,这无疑是给了高市早苗政府一剂强心针。
有了世界头号强国的背书,东京似乎更有底气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然而,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每一份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美国的这份“支持”,更像是一杯精心调制的“毒酒”,看似甘醇,实则后患无穷。
美国的“口头支票”与日本的军事部署华盛顿的算盘打得异常精明。
近十年来,从南海的军事对峙到激烈的贸易摩擦,美国战略界已经清晰地认识到,想在经济和地缘上完全“遏制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围堵不成,那么制造不稳定,引导资本回流美国,便成了当下最现实的策略。
美国的“坚定承诺”,更像是一张无需兑现的“口头支票”。
它真正的目的,并非要为日本“两肋插刀”,而是在东亚地区煽风点火。
一个紧张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东亚,能最有效地促使资本外溢。

近年来,美国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让日韩企业签署数千亿美元的投资协议,目的就是为了填补其国内供应链的巨大缺口。
日本越是感到“不稳定”,那些寻求避险的资本、技术和产业链就越有可能加速向北美转移。
换言之,美国乐于看到一个与邻国关系紧张的日本。

华盛顿需要的,是一个站在前台不断挑衅的盟友,以此为借口在国会山申请更多的国防预算,同时将日韩的高端制造业工厂“驱赶”到自己的后院。
至于经济援助?
那不在承诺范围之内。

高市早苗政府得到的,只是一个虚幻的安全感,却要为此赌上日本经济的未来。
防卫相小泉进次郎奉命而动,于11月23日高调登上与那国岛和石垣岛。
这两个岛屿的地理位置极其敏感,与那国岛距离中国台湾岛仅110公里。

小泉进次郎在新闻发布会上毫不掩饰地宣布,将加速在岛上部署地对空导弹部队,并声称自卫队已“做好了准备”。
此举被外界普遍解读为,高市早苗政府正试图将其“台湾有事”的狂言,落实为具体的军事部署,这是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
中国的精准打击中方的反应迅速、精准且有力,直击要害。
没有立即在军事上针锋相对,而是选择了一个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领域——航空。
根据最新数据,已有12条中日航线被证实取消了所有航班,实现了“清零”。

而下周,也就是11月最后一周,赴日航班的整体取消率预计将攀升至惊人的21.6%,创下疫情全面解封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一招,可谓是掐住了日本经济的“死穴”。
自安倍晋三时期以来,日本便将“观光立国”作为国家战略,希望借旅游业提振长期低迷的经济。

而在这幅蓝图中,中国游客是绝对的主角,是“最大客源国,没有之一”。
东京湾一家大型奥特莱斯透露,仅停航一天,其销售额损失就高达1000万日元。
对于那些为迎接中国游客而投入巨额沉没成本的行业来说,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专门培训中文导游的学校不得不砍掉班次;接入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结算系统面临闲置;改造了菜单以迎合中国口味的餐厅门可罗雀。

连锁反应将迅速波及餐饮、零售、酒店、巴士公司、地接社等一系列产业链。
据预测,日本酒店的入住率将因此重新跌破60%的荣枯线。
如果中方的反制从旅游业扩大到产业链上游,例如限制从日本进口半导体光刻胶、精密机床、碳纤维材料等高端零部件,那将是对日本制造业更直接、更沉重的打击。

日本银行研究部的模型早已显示,若对华出口缩减15%,日本的GDP增速将被直接拉低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方在外交和法理层面也展开了行动。
在联合国,中方代表重申了《联合国宪章》中被遗忘已久的“敌国条款”。

这一条款如同一道“紧箍咒”,意味着一旦日本再次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便有权对其采取行动,而无需通过安理会。
此举意在从根本上动摇美国主导的东亚安全体系,将国际秩序拉回到联合国的框架之下。
此外,中方还致函联合国,将高市早苗的言行通报给所有成员国,并明确拒绝了日方提议的中日韩首脑会谈,直指日方破坏了合作的基础与氛围。

有趣的是,在东亚局势骤然紧张之际,其他国家却嗅到了机会。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G2G20峰会期间表达了希望尽快访华的意愿。
这显然是在“蹭热度”,争抢可能从日本市场流出的中国游客。
但无疑是对高市早苗政府的另一种“羞辱”,反向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分量。

这场始于G20峰会唇枪舌剑的对峙,如今已演变为一场涉及航空、旅游、金融、供应链乃至地缘安全的多维度博弈。
高市早苗政府试图通过“碰瓷”来刷存在感、巩固国内支持的策略,最终却“偷鸡不成蚀把米”,将自己和整个日本经济都架在了火上烤。

留给东京选择的时间和机会已经不多了。
是继续将国家的命运押注在所谓外部盟友的“口头庇护”上,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是正视现实,修复与亚洲最大市场的关系,为本国经济和民众的福祉负责?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日本未来十年的国运走向。
参考资料:
距台湾仅110公里,日防相视察小岛执意部署导弹
2025-11-24 11:04·观察者网
12条中日航线,所有航班取消
2025-11-24 15:30·南方都市报
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